2020年1月24日——那個會被所有市醫院兒科人銘記的除夕夜!晚上20:20分,伴隨著“所有人立刻到科室搬家”短短十個字的微信消息,安達市醫院兒科“抗擊新冠肺炎戰斗”正式打響!20名醫護人員30分鐘內全員到崗,在尹淑柏主任、賈慧慧護士長的帶領下,火速將兒科全部**設施搬*原外三科,為我院及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贏得了先機。
兒科是一個由19名女同志和1名男同志組成的特殊隊伍,考慮到時間緊、任務重,并且沒有電梯,副主任于海紅、護士王秀丹、王月等的家屬們自告奮勇來到科室幫助搬家。尹淑柏主任全然不顧連日工作的疲憊,自始*終全程規劃督導搬遷工作,確保順利完成。賈慧慧護士長有條不紊地協調安排住院患者搬遷*新病房,**詢問每一位患者家屬,確保他們滿意之后,才離開。那時候已經是深夜23:50分……
1月26日,院黨委組織志愿者服務隊,號召全體黨員以身作則。兒科三名共產黨員于海紅、張鳳玲、葛紅及賈慧慧護士長積極響應,**時間加入其中。由于疫情不斷擴大,志愿者人數不足,她們將院黨委的號召傳達給科室人員,相繼又有張惠惠、王兵、王秀丹、譚杰等多名護士加入志愿者隊伍。預檢分診工作人員責任重大,必須守好這**關口,確?;颊咴?短時間,走*短路程到達就診科室。疫區接觸史的采集、體溫的****,**一項都不允許出現半點差錯。兒科志愿者們,一絲不茍的完成了院黨委交給她們的任務!
安達市醫院是全市**一家提供全天候兒科診療服務的醫院,承擔著全市及周邊部分縣市兒科急危重癥的救治工作,工作壓力**。而每年冬天又是一年中,患兒*多、工作任務*重的時候。怎樣在眾多患者中處理好普通患兒及發熱患兒的分開診治,怎樣**合理的利用好現有**資源,是能否打贏這場保衛戰的關鍵。沒有防護服、護目鏡怎么辦?他們自己造!口罩、手套不足怎么辦?他們用紫外線**繼續用。交通管制怎么辦?他們開私家車接送同事上下班!在盡所能保護好每一名醫護人員的前提下,絕不給院里增加負擔!在****防護物資緊缺的大環境下,就這樣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堅持了整整12天。
2月5日,兒科兵分三路,向新冠肺炎疫情正面宣戰!尹淑柏主任帶領張鳳玲醫生駐守本部,參與隔離病房內患兒的救治工作和相關工作的指導。于海紅副主任、王輝副主任、王影、王艷慶醫生赴安達市婦幼**院,與該院醫護人員共同成立了“安達市兒童急診救治**”,對安達市所有排除新冠肺炎的急危重癥患兒采取救治措施;賈慧慧護士長率全體兒科護士,參加隔離病房輪崗,近距離接觸高危人群并提供周密的護理服務。
2月11日,遵從市委市**文件指示,兒科全體醫生歸院,立即開啟兒科發熱門診,**篩查我市發熱兒童,以確保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排除新冠肺炎的患兒,**時間給予**方案——居家口服**觀察或轉診*婦幼**院。全科5名醫生,輪流值班。輪休的醫生24小時待*,同時利用各自休息時間,對微信、電話及網絡平臺等咨詢的患者提供義診,盡**所能幫助患兒解除**痛苦。鑒于兒科護理工作的**性強,賈慧慧護士長主動向院**請纓,請求讓兒科護士加入發熱門診,為患兒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2月16日,面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迫形勢,院里要求立即啟動兒科發熱留觀病房。尹淑柏主任當機立斷,5名醫生分兩組,3名醫生繼續堅守兒科發熱門診,2名醫生負責病房住院患兒診療。這樣的決定意味著每位醫生需要每班連續工作24小時,沒有人可以替換,所有人都不可以出**問題,不可以撤離工作崗位,并將一直持續到疫情結束。工作了30多年的老醫務工作者——尹淑柏主任,做決定的時候眼中飽含著激動的淚水。連日來她看到了所有醫生不講條件的服從,看到了他們連日奮戰已經熬紅的雙眼,更看到了他們眼中不取得勝利誓不罷休的堅定!她說:“兒科自創建以來,一直秉承‘奉獻’二字。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位兒科人,都**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過硬作風,迸發出自己**的熱量,去溫暖身邊的每一位患者。在她們身上,我看到的不僅僅是白衣天使的那份大愛,我更看到她們作為一個個普通人在生死線上與病魔搏殺的那份勇敢與堅毅!”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州盡舜堯”!這場疫情,讓我們感悟的太多,太多……懂得了生*的可貴,要愛惜;懂得了大家庭的溫暖,要珍惜;懂得了醫者的無私,要憐惜!我們為能奮戰在抗擊冠狀肺炎的戰場上而驕傲,我們為能除卻人類之病痛而自豪!疫情還在繼續,戰斗刻不容緩,護佑蒼生,我們——在路上!